
冬至,又称日南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,最有仪式感。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,如:吃饺子、吃汤圆、酿米酒、数九(民谚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数九”)……
冬至,斗指子,太阳黄经达270°,于每年公历12月21至23日交节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,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,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,太阳高度角最小,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
在古时,诗人们用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写就一首首经典的冬至诗词:
《小至》
杜甫
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琯动浮灰。
岸容待腊将舒柳,山意冲寒欲放梅。
云物不殊乡国异,教儿且覆掌中杯。
岁月匆匆,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么多年,事物繁多,时光催人。冬至节后,每天白天会长一点点。柳树发芽,梅树开花,仿佛它们也在感知迎接最早的太阳。这里四川的景色和家乡洛阳的冬至并没有太大区别,叫孩子过来替我斟满一杯酒,他要快乐地饮下。
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
白居易
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冬至时节已至年末,于中国人来说,岁末是归家的时节,可总有人漂泊在外,不得归家,这一年冬至,诗人在邯郸,独自一人在客店抱着膝,看着眼前的灯,他真想家呀,想家里的亲人。
《冬至日独游吉祥寺》
苏轼
井底微阳回未回,萧萧寒雨湿枯荄。
何人更似苏夫子,不是花时肯独来。
冬至节气,井底的暖气将回未回,大地依然是一片凄冷,寒雨萧萧,打湿了地下的枯草根。谁会像苏轼一样,在不是花开的时节来吉祥寺游玩呢?